近期,算力服务市场持续升温,多家上市公司相继披露公告 ,宣布签订亿元级大额订单,引发市场关注。
例如,5月15日,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宏景科技”)公告称 ,与Y公司签署了《智算项目服务合同》,由公司提供服务器 、组网配套服务以及对服务器进行必要的改配服务,并提供算力服务 。合同总金额为5.63亿元(含税) ,合同期限为五年。
宏景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,公司通过高速网络整合分散的计算资源,形成可动态调度的统一算力池 ,支持高性能计算、AI训练等场景,以帮助客户算力组网、集成,实现算力的高效聚合 、协同共享 ,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。
北京止于至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何理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,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,使得算力需求急剧上升 ,而高端算力设备价格昂贵,中小企业难以承担,因此租赁模式成为最佳选择 。 ”
此外,根据杭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,公司为陕西电信GPU算力建设项目的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,中标含税金额约为2.46亿元;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称,公司与北京万界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《算力服务合同》 ,甲方根据业务需求向乙方采购智算中心的算力服务,合同金额4.41亿元,服务期限为4年。
“当前算力租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,单纯的价格竞争正在被多维能力比拼所替代。包括芯片级能效优化、分布式计算架构创新以及软硬件协同设计能力,这些技术壁垒决定了服务商的市场话语权。”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“那些具备技术领先性和生态完整性 ,并精细化运营的服务商,将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占据优势地位 。”
分析师王紫敬认为,2025年作为国内AI基建元年 ,国内算力租赁需求刚刚开始,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算力租赁赛道,相关业务收益预计将在各自半年报中得到体现。
此外,何理也提示了相关风险:“不少企业跨界布局算力租赁 ,一方面是寻求转型机遇,另一方面则试图抢占AI产业红利,但需警惕技术积累不足、供需失衡等风险 ,行业未来或将加速洗牌,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和稳定客户渠道的企业或胜出。 ”
发表评论